首页»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人民日报 | 白宇飞:更好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发布时间:2021-08-17



体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特色领域。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总规模接近3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第二年超过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扩大体育消费,发展健身休闲、户外运动等体育产业”。对标到2035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要求,需要我们把体育产业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考量,特别是要通过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来促进体育经济的繁荣发展,助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期,全速推进体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正极大地改变着传统产业原有的价值驱动模式、生产思维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体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各国“并跑”特征显著。全速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技术在竞赛表演、健身休闲、教育培训、用品制造、设施建设等细分领域的深度应用,一是有助于实现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树立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国内产业新典范;二是有助于形成范围经济、规模经济,打造深挖消费潜能、充分利用国内超大市场新亮点;三是有助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开辟产业“领跑”新境界。


抓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窗口期,全面激发体育市场主体的活力创造力。体育经济繁荣发展离不开对市场主体活力创造力的全面激发。为此,一是大幅度简化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等的审批流程,支持单项体育协会将“脱钩”进行到底;二是要不断完善竞赛表演、体育培训等市场重点领域监管制度,进一步强化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监管,积极探索新兴运动项目监管模式,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三是要引导将赛事活动承办权、体育场馆运营权等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公开交易,支持优质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鼓励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孵化平台等培育“专精特新”类体育企业,服务好退役优秀运动员自主创新创业。


理解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和全球经济格局的重构期,全力筹备举办高水平赛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为错综复杂。体育这一世界语言以独特的韧性和低敏性,可以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合新优势,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为此,一是要全力做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办工作,向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盛会;二是要扎实推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俱杯、亚洲杯、亚运会等世界级或区域性大型体育赛事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奠定坚实体育基础;三是要与沿线国家体育部门积极磋商,通过设立并承办“一带一路”相关运动的项目比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从1979年墨西哥“第一跳”到1984年洛杉矶“第一金”再到东京2020年奥运会,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再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体育事业与产业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推动者。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努力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市场主体活力激发、高水平赛事筹办等方面下大力气和真功夫,定能实现体育经济的繁荣发展,定能在新征程上展现出体育的新作为和新担当。